【“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金年汇官方入口“守护中国粮”团队赴环巢湖地区开展黄曲霉素防控科普宣传

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2025年7月2日至8日,金年汇官方入口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守护中国粮”实践团队赴环巢湖地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粮食储存安全,通过“实验室研发+社区科普”的创新模式,切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贡献了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初论科研共思考,开展实验夯基础

7月2日,实践团队召开工作部署会,指导老师宋云洪系统讲解了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致病机理及AFB1高效生物降解剂的研发原理:“1mg AFB1即可致癌,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主要污染玉米、花生等粮油作物,我国每年因霉菌毒素污染的粮食损失超200万吨。我们要让大家真正认识到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学会科学防范。通过讲解,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研发高效降解剂的紧迫性。

7月3日,团队成员进入学院实验室,学习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酶标仪等专业设备检测黄曲霉毒素。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规范完成了首批20份粮食样本的前处理与检测工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聆听讲座知现状,强化意识促行动

7月4日,学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专题技术讲座。团队成员向专家讨教了菌种筛选、载体优化及实验细节处理等黄曲霉毒素降解剂制备工艺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为团队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通过此次学习,团队成员对黄曲霉毒素的防控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粮食安全需注意,趣味课堂明事理

7月5日,团队走进巢湖市岗岭社区,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黄曲霉毒素科普课。队员们创新设计了“霉菌观察小专家”“安全储粮小能手”等互动环节,通过观察霉变粮食、动手制作防潮储粮罐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认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活动现场还发放了团队精心编制的《食品安全小卫士》科普漫画手册。

走进社区做调研,防范意识入人心

7月6日,团队深入岗岭社区开展入户调研。通过对20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社区居民对黄曲霉毒素的知晓率不到50%,中老年群体和农村留守家庭的防范意识尤为薄弱。针对这一现状,团队创新设计并发放了“五查五防”宣传单页:查霉变、查潮湿、查虫害、查异味、查包装;防高温、防潮湿、防久存、防鼠害、防污染。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对黄曲霉毒素的防范意识,助力构建健康饮食环境。

专攻研究待花开,稳扎稳打摘成果

7月7日至8日,团队集中开展样本检测与分析工作。在严格遵循实验规范的前提下,成员们对采集的粮食样本进行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并进一步处理样本,整理实验数据,为AFB1高效生物降解剂的制备实验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子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团队成员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不仅深化了专业认知、锤炼了实践能力,更以实际行动为基层粮食安全保障注入了科技动能。接下来,团队将在优化黄曲霉毒素防控技术、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方面继续努力,以科技创新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加安心、放心。(文/张嗣佩 图/何洋、包弘麟 初审/束道兵 复审/张凌 终审/陈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