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4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青年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金年汇官方入口旅游管理学院赴淮南市民族团结实践团前往淮南市孤堆回族乡、李冲回族乡、古沟回族乡进行实践调研。
7月2日,实践团队首站来到了淮南市谢家集区委社会工作部。社工部工作人员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表示支持大学生的社会调研,帮助青年人在实践中长本领、增才干。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孤堆回族乡进行调研。老乡王大爷说:“现在真是越来越好了,不仅实现了村村通,村里也建起了活动室,不管啥问题,找村里,一准给我们解决”。在孤堆乡的主干道旁,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卫生院、超市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沿途墙面绘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墙绘,展现一幅共建共享的和谐长卷。调研团队通过访谈得知,孤堆乡近些年来不断完善基础建设,建起了便民运动场、文化活动中心等,丰富了当地多民族百姓的业余生活。
傍晚时分,团队成员走进老乡杨大妈家中。杨大妈热情招待了调研团队,也表达了对民族乡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直观感受:“乡上虽然有学校,但是教育终归不如城里好,小孙子一直是我带,但是下半年他妈妈就要带他去山南(淮南新城区)上学了”,调研团队认为这也是下一步应当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
随后,调研团队走进孤堆乡大洼清真寺。马阿訇欢迎调研团队的到来,并指出:“回族和回民是两个团体,回族是一个民族,而回民一般多有信仰,但是不管有没有信仰都要以爱国为第一位,我们要坚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3日,调研团队走进凤台县李冲回族乡,参观了茅仙洞风景区。景区内,穿着民族服饰的回族老乡与汉族老乡一起乘凉。茅仙洞景区清天观的老道长说:“我们这个地方各个民族之间都很团结,除了生活习惯上有一点区别外,基本上已经融为一体了”。调研团队在走访时了解到,虽然茅仙洞风景区是李冲乡的知名景区,但是实际游客很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调研得知,许多家庭赖以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是生产草纸(祭祀用品),以及牛羊肉的生产和贩卖,“合肥十个卖牛羊肉的就有一个是李家冲的”老乡说。
随后,调研团队前往李冲清真寺。杨阿訇对冒着酷暑调研的青年大学生说:“要把德行摆在第一位,要在实践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你们能冒着炎热出来调研,已经是在锻炼自己了。”“我们无论哪个民族,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肩负自己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管好这个古清真寺,同时铸牢当地回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月3日,团队来到古沟回族乡。这天的天气格外炎热,但是大家没有减缓步伐。团队成员与当地老乡深入访谈交流,了解居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收集整理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本次民族团结实践调研画上了句号。
烈日炎炎,汗水浸透衣背,却浇不灭心中的热忱;热浪滚滚,步履却愈发坚定。在调研的这段时间里,调研团队用脚步丈量了三个民族乡的沟沟壑壑,也把新时代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刻进了青春的记忆。走出校园、深入基层,调研团队触摸到民族乡澎湃的发展脉搏,更体悟到各族群众间的深情厚谊。大家表示要把调研收获化作奋进动力,努力学习,以更扎实的学识、更精湛的专业投身民族地区发展,让青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文/杨紫阳 图/实践团成员 初审/谢伟 复审/吴芳 终审/洪作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