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金年汇官方入口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赴环巢湖流域开展“我是河小青,生态共青行”志愿服务

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4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增强全民爱河护河意识,2025年7月2日起,金年汇官方入口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我是河小青”社会实践团赴巢湖流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科学态度投身水环境调研与治理,用青春担当守护母亲河生态健康。

实地踏勘摸清底数,科学评估夯实基础

7月2日,团队成员前往巢湖市半汤河、大闸河、冷泉王半汤湖、战前村河、经开区河等水域,开展环境生态考察活动。队员们沿河岸徒步巡查,细致观测记录水质感官指标、水流状况、河岸带植被覆盖及生态完整性,并依据专业标准开展初步河流健康评估。同时,团队成员密切关注河岸环境治理现状,详实记录污染隐患点,认真填写巡河报告,为后续深入分析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范采样精准监测,岸线维护见行见效

7月3日上午,在学院“水科学团队”高旭博士的专业指导下,实践团对巢湖主要入湖河流——柘皋河、烔炀河、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等关键点位进行了规范化水体采样。队员们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科学选取代表性断面,采集不同水层样品,分析水体理化及生物指标。采样间隙,团队同步开展“净岸行动”,清理河道沿岸散落垃圾,以实际行动改善河岸环境。

下午,团队对金年汇官方入口滋兰池、半汤河等水体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运用便携设备测定pH值、溶解氧等关键参数,初步评估水质状况,为校园水环境微治理提供即时数据支撑。

寓教于乐播种绿色,童心共护母亲河

7月4日,实践团走进巢湖市岗岭社区,面向社区儿童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河流保卫战”主题科普活动。同学们巧妙设计,将节水知识、垃圾分类、水源保护等环保理念融入“谁能更节水”情景模拟、“垃圾分类大闯关”卡片配对等趣味游戏中,让孩子们认识到水资源污染的危害,掌握了实用的节水护水小妙招。活动尾声,团队向小朋友们赠送了原创设计的河流保护主题文创产品,如环保标语书签、萌趣河鲜徽章等,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幼小心田生根发芽,培育新时代“小河长”。

调研问卷广纳良言,汇聚民智助力环保

7月5日,团队向市民发放巢湖流域公众环保意识与行为调查问卷,开展专题调研。问卷内容涵盖公众对本地水质的认知度、日常环保习惯养成、对河流治理的期望与建议等核心维度。此举不仅高效收集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宝贵数据,为团队后续精准化、差异化开展环保宣教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更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巢湖生态保护的关注度与参与感,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校地联动共商治理,协同聚力擘画未来

7月7日,团队在指导老师晁天彩的带领下赴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开展专题交流座谈。郭搏凡科长系统介绍了巢湖当前水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源解析、近年实施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及治理成效等情况。队员们结合连日来的实地见闻,就观测到的具体现象、存在的技术困惑与治理难点,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交流深化了学生对流域综合治理复杂性与系统性的理解,为未来构建“高校智库+地方实践”的协同治湖新模式搭建了沟通桥梁。

探秘污水净化之旅,科技赋能守护清流

7月8日,团队赴花山污水处理厂实地调研。在技术人员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格栅间、沉砂池、生物反应池等核心工艺单元,全程见证了污水由浊变清的全过程。技术人员详细讲解了各环节处理原理及技术要点,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积极提问交流。通过实地学习,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污水处理设施作为城市“肾脏”对保护巢湖水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投身环保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金年汇官方入口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子深入巢湖生态保护一线,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治水护湖实践。通过科学监测、走访调研和科普宣传,队员们既提升了专业技能,又增强了环保意识。队员们承诺将持续投身生态保护,做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用实际行动守护碧水蓝天,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文/李旭 图/王煦然、罗沛霖、冯悦 初审/束道兵 复审/张凌 终审/陈小举 发布/崔苏如)